眉山市东坡区富牛镇刘堰村等4个村的农民2007年的水费交得明明白白:共用水近60万立方米,付水费64590元。该镇人民斗渠用水协会会长刘学云说:“斗农毛渠改造了,又实行了计量收费。这样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我们欢迎。”
眉山市的做法将在全省推广。1月21日在眉山召开的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传出消息:我省将陆续展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说,在这项改革中,将坚持节约用水、减轻农民负担和遵循市场经济原则,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大型灌区末级渠系进行节水改造。
我省现有8个大型灌区大多是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建设的,许多工程老化失修,末级渠系损毁严重,不仅抗灾能力差,用水也较浪费。同时产权制度与管理制度改革滞后,缺乏合理的水价机制、计量设施和手段,农业水费收取一般按田亩分摊,导致水费分摊不合理,既增加了群众负担,又影响了工程效益。
从2005年开始,我省东风渠眉山灌区开始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其做法是由水利部门和各级政府以奖代补,对末级渠系进行改造,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同时成立农民用水协会进行自我管理,渠系改造后产权交给协会,对灌溉用水实行计量收费。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