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沫江堰灌区全力投入抗旱保灌攻坚战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02
浏览:22
字号:
A+
A
A-

沫江堰是乐山市属中型骨干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8.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27万亩,干渠全长94.5km,承担乐山市沙湾区、高新区、五通桥区7个镇农田灌溉。面对5月以来持续干旱少雨的严峻考验,乐山市沫江堰管理处坚决扛牢农业灌溉用水保障责任,集全处之力投入抗旱保灌攻坚战,全力守护灌区农业生产生命线。

1751419573122036659.jpg

一、续建配套提效能。沫江堰灌区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设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改造前渠道配套51%其中土渠占比5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4926,无法全面保障灌区农业灌溉2024年抓住增发国债机遇,列入了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以下简称中灌项目),争取到了国债资金1亿元,对灌区主要干支渠共计48公里渠道及建筑物实施改造2025年春灌前工程已基本完工。工程实施后,渠系水利用系数从改造前0.53提升至0.66渠道通水时长缩短三分之一。面对前期旱情,灌区农作物需水量比往年大幅增加,放水时段也比往年增多,渠道输水能力和效率的提升为本次抗旱保灌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工程基础

1751419597392092866.jpg

二、协同配合齐发力。3月初灌区开始放水后,中灌项目个别地方还处于扫尾阶段,为统筹灌区抗旱与工程建设共同推进,沫江堰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与施工单位,采取灌溉放水与工程建设交替进行方式开展工作。灌溉期间,实施工程水上部分建设内容,沫江堰工作人员在撵水、打捞杂物的同时,指导施工单位开展巡渠路、渠道压顶、护栏等建设;停水期间,督促抓紧推进水下工程建设,确保灌区抗旱与工程建设齐推进。

1751419618874001539.jpg

三、科学调度保灌溉。一是合理修订用水计划。沫江堰年初根据气象及灌区作物情况制定了水计划,并及时送达灌区相关乡镇。旱情发生后,沫江堰职工深入灌区田间地头,及时收集灌区农户的用水需求并修订计划,将原计划的4轮灌溉放水调整为5轮,累计放水49天调整到57天,较计划增加8天,供水2079m³,增加供水106m³,有效解决灌区7万余亩农田旱情,并支援临近灌区2000亩农田灌溉。二是加强地方沟通协调。每轮灌溉放水前,沫江堰驻乡人员提前通知乡镇、村组干部,让群众做好受水准备。在6月上旬抗旱关键时期,沿渠临时增加了220余处抗旱保灌提水设施(涉及4000余亩林地、经济作物的用水),沫江堰及时做好水量调度保障了用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