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广汉松林桃花节开幕,春光明媚、游人如织,漫山遍野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争芳斗艳。红堰村村民易德明望着枝头绽放的花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哟!多好的莴笋!多少钱一斤?”一位游客赏花之余,却对易德明果园里间种的莴笋产生了兴趣。“五毛”,“城里要一块五一斤,还没你的新鲜和大根,那给我来十斤!”“好的!”易德明一边忙着给客人称菜,一边说道:“今年桃花能开得这么好,多亏了地头新修的小水窖,没有它,不光桃花开不了,哪还敢种这些以前平坝里才有的莴笋啊!”。
今年2月以来,广汉月总降水量只有1.7毫米,与往年同期比较,减少7成以上,冬干春旱现象十分严重。但本次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却不大,没有发生人、畜饮水困难情况,平坝的小春作物长势依然茂盛,丘区的桃花开得仍然灿烂,这背后,五小水利、人饮工程的建设功不可没。像易德明的果园,虽然遭受了旱情,但今年在水务部门的帮助下,新修的蓄水池,不光保障了桃树的用水,还种上了莴笋和豌豆尖等平坝区需水量大的蔬菜。桃花节开幕后,老易在自家的果园里搭一个灶台,摆几张桌椅,就是一个简易的农家乐,客人赏花后,桃树下新鲜的蔬菜现采现做,吃了还可带些回家,短短的一二十天花期下来,便可增加几千元的收入。
村民收入的增加,桃花节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和遍布田间地头的五小水利工程分不开。广汉的松林,地处丘区,自古就是盛产桃李的地方,但距县城较远,山高水低,靠天吃饭是当地生活的真实写照,缺水困扰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制约着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一窘境,广汉市水务局以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五小水利工程为突破口,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小水池、小水窖、小机井、小坝塘、水泵站等“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采取“上级补助一点、财政投入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鼓励群众增加水源、拉水、提水、蓄水,使丘区群众兴修水利积极性空前高涨。仅2012年就投资2143.55万元,新建蓄水池32处,整治山平塘34处,整治引水堰2处,整治改造渠道112.2公里,建成了面积3000亩的五小工程示范片一处。五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强了当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项目区内耕地灌溉率达到88%,人均新增0.1亩有效灌面,打造出了以松林镇虎型山、牛型山为中心的五小水利工程精品示范片,发展了当地旅游,增加了群众收入,让松林成了名符其实的花果山。(广汉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