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片规划推进全域灌溉试点建设
全域灌溉试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崇州市结合水利普查工作,大手笔、高起点、集中成片推进全域规划。根据全市的农业产业规划布局,将全市分为三大片区进行建设,统一由分管农业的政府领导负责,每个片区再由专门的管委会负责,政府平台公司作支撑,确保从规划到项目落地全方位保障。一是包括隆兴镇、桤泉镇等8个乡镇在内的“全市10万亩粮食高产高效政策集成示范区”,该片区建设的推进由桤泉高新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由蜀兴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资金及项目管理;二是包括怀远镇、公议乡等5个乡镇在内的“花果山生态观光农业园”,该片区建设的推进由花果山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由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资金及项目管理;三是包括羊马镇、江源镇等6个乡镇在内的“羊马片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园区”, 该片区建设的推进由羊马新城建设指挥部负责,由羊马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资金及项目管理。
二、 聚心凝力投入全域灌溉试点建设
全市的全域灌溉建设任务分到3个片区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以片区为核心的农田水利项目推进,一是积极推进融资渠道,大力支持信贷投入片区建设。羊马片区农田水利综合整治工程,与中国农商银行四川分行合作,项目总投资5.8亿元,争取银行融资3.9亿元。无根山抗旱水源工程,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合作,项目总投资2.59亿元,争取银行融资2亿元;二是出台了《崇州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方案》,将涉农资金全部统一规划使用、分部门实施。“全市10万亩粮食高产高效政策集成示范区”, 成立了专门的管理班子,规划区内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整合部门项目,不足的投入由崇州市财政统一安排。目前已整合动工的项目3个,总投资近4000万元;三是政府加大农田水利工程投入,每年仅投入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预算内资金就3000万元。
截至目前,崇州市共完成集中供水工程6处,解决饮水安全11.2万人,整治塘堰6处,提灌站5处,改造渠道520.77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33万亩,新建堤防2.05公里,整治堤防2.5公里,新建水池86个,新增浇灌面积0.135万亩。对照全域灌溉指标,耕地浇灌率提高2%,节水灌溉率提高8%,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农村生活用水供水入户率提高31%,农村生活用水集中供水率提高9%。
三、 推陈出新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机制
崇州市在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出了现代农业“1+4”发展模式,即:围绕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农产品公共品牌引领,“专家大院”农业科技支撑,“农业服务超市”社会化专业服务保障,农村基层融资平台推进,四位一体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工程完工验收后,产权移交合作社,合作社公选能人出任职业经理人对入股的高标准良田进行规模经营,对建成的基础设施进行管理维护,开创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该模式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并作为成功经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