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一个美丽的清晨。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成都难得遇上这样的好天气。人们都在筹划着怎样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周末。
“咚咚咚……”一阵沉闷的声音,不很响,但绝对能让所有人听见,伴随着是剧烈地晃动和骤然而起的惊叫,“地震!”人们四处躲避,惊慌逃窜……
极速反应
震后近半小时,手机信号处于瘫痪状态。8:20,王华局长接到冷刚厅长的电话,电话里冷厅长要求农水局紧急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做好水库、供水和灌溉工程震损情况的排查,抓紧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此后的10分钟时间里,冷厅长又先后3次通过电话,对具体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在此期间,王华局长发动家人,通过座机、手机或短信等方式,将相关指令下达到了局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中。
8:50,张强言副厅长在通讯无法联系的情况下,赶到了农水局。而此时,王华局长,董军书记,冉从恒、王大全、陈阳副局长几乎同时到达。8:55,他们和各处室负责同志已齐齐坐在了农水局二楼小会议室。
没有开场白,会议直奔主题:一是成立应急组、水库组、供水保障组、灌区管理组;二是立即派工作组前往震中一线;三是立即下发紧急通知做好灾情排查;四是农水处全体职工取消周末休假,全面进入“紧急”工作状态……
这是一个非常精短的会议。3分钟后,第一支水利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王大全,组员楼豫红、冯拥、张平,驾驶员赵锡亮聚集在农水局大门口。9:00,水利应急救援小组准时出发前往震中芦山县。这是水利系统最早向灾区派出的救援队伍。
组长王大全分析,此时成雅高速一定很堵,他果断决定走成温邛高速,事实证明这个判断完全正确。城内交通十分拥堵,赵锡亮一路鸣笛,闯过一个又一个红灯,直奔公交专用道。在高速上,不断借用应急车道急驰,时速达到了150公里。
10:50,工作组在交警的指引下从多营下高速。行进不到300米,成千上万的辆车被堵在三叉路口,我们的车子不能前进。10分钟后,雅安市水务局的车子赶到。在交警的引导下,救援车辆重新回到高速,准备绕荥经、天全前往芦山,行程增加了一倍多。
及时排险
14:31,由王大全带领的水利抢险救援小组到达芦山县苗溪水库大坝,这是水利系统最先到达震中的应急救援人员。
专业人员随即对大坝及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大坝多处裂缝和渗漏,但水库安全处于可控状态。工作组要求水库管理单位立即放水,加强观测措施,并立即将信息反馈到指挥部。然后赶往下一座水库。
15:32,工作组到达芦山县沫东水库。沫东水库大坝受损严重,坝后大面积渗漏。要求水库管理单位立即放水并加强观测。至此,震中两座水库已全部排查完毕。由于网络时断时续,现场只有通过手机短信向指挥部汇报。工作组马不停蹄赶往芦山县城。
保障供水
17:32,工作组到达芦山县城,听取了水务局副局长简单汇报。芦山县共有12万余人,县城及农村9个乡镇供水工程基本瘫痪。
工作组立即赶往县城2水厂和3水厂。震后2水厂提水电路损坏,泵房处滑坡停运。3水厂震后恢复供水,但目前停电不能反冲。目前仅靠3水厂供给县城用水。随着大量救援人员涌入,城市供水压力极大。工作组要求芦山县水务局,一是尽快查明其他乡镇供水状况,二是加紧抢修受损工程,三是尽快调应急发电机供县城3水厂反冲,四是加强水质监测。
时间过了晚上12点,劳累了一天的救援队员蜷在车中过夜。
调兵遣将
龙门乡隆兴水厂日供水960m3,引水管线塌方40m,水厂受损严重。工作组会同县水务局制定抢修方案,协调50余名应急民兵抢修,当天中午即恢复通水。
大家立即前往龙门乡政府所在地。这里是“4.20芦山”地震的震中,此时大量救援人员和车辆涌入。中宝山水厂引水管道爆裂,龙门乡场镇万余人饮水困难。工作组直接找到龙门乡指挥部,协调15名武警官兵抢修,当日下午恢复供水。
清仁乡供水工程全部停水,受灾人口1.4万人。仁嘉水厂日供水量2700m3,引水主管塌方14处,受损主管长500米。工作组采取同样方法,到清仁乡找到成都军区救灾部队,派出20战士到仁嘉水厂抢修,当天晚上水厂恢复通水。
至当日晚上23:00,县城2水厂已抢修好线路,于下午4点恢复提水,每天处理水量可达5000m3。城区已建成4处临时应急供水点,可缓解供水压力。龙门、清仁、思延、太平、大川、芦阳、宝盛7个乡镇供水工程基本恢复生产,由应急供水点向群众供水。双石,飞仙关由于道路和通讯不通,情况不明。
工作组与县水务局、县自来水公司开了碰头会,要求加快维修2水厂加压泵房及城区供水管网,加快设置应急供水点,树立标牌并公示地点,并作好消毒及水质检测,保证水质安全。
转战宝兴
由于实行交通管制,外围车辆不能进入震中,加之通讯不畅,宝兴县水利人员伤亡及工程受损情况不明了。4月22日下午,工作组接到指挥部指示,前往宝兴县指导抗灾。
去往宝兴的道路刚刚抢通,但仍在加紧排险。由于余震频繁,不断有飞石和塌方,车辆局部限制通行。在雅安市水务局应急通行车的带领下,工作组于22日下午16:22到达宝兴县。随行带去了水利厅捐赠的帐棚和发电机。
地震后,宝兴县一直与外界隔绝。县水务局办公楼受到严重损毁,山后滑坡,几块巨石穿过墙体,砸进了几间办公室。水务局杨局长见到工作组,感慨万千,在场的职工不断道谢,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据了解,宝兴县城、灵仙镇水厂均受损。现己辅设应急引水管道,能保障供水。
当天,水利系统救灾物资和人员陆续运往灾区。乐山市水务局捐赠20件消毒药片和上千件瓶装水等应急物资已送达芦山县水务局。省水利厅组织的元坝、剑阁、双流、新都、眉山等5支供水抢险队伍、16辆抢险车、近67人的专业抢修人员22晚已集结成都,于次日一早统一前往重灾区。新雄鑫等企业捐赠的一体化净水器也已同时启运。
难忘记忆
一千字的短信。20日晚,芦山县城不通电,通讯信号时断时续,上网更成困难。怎样将前线信息及时全面地反馈给指挥部,是大家十分头痛的事。开始工作组将情况写在笔记本上,用手机拍照,以图片方式发出,但信号太弱,一个小时后一张图片也没发出。于是只有找个剩余电量较多的手机将内容一字一句写出来,再以短信的方式发出。最长的一条短信上千余字,输入了2个多小时。有时信息发出后,已是深夜1点。
最尴尬的睡眠。由于出发太仓促,大家都没带衣物,张平还是穿着短袖体恤出来的。芦山的夜晚其实只有10来度,大家早就感受到了寒意。县水务局用塑料布罩在几棵小树上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工作组五人只有坐在车上过夜了。后来水务局让职工匀出了一床被盖给我们,工作组一翻推让后,由两位女士和驾驶员挤在一起在冰凉的街边躺了一夜。
最可口的稀饭。工作组白天一直忙于在受灾现场指导救灾,三餐是不能保障的了,一般就着矿泉水咽着饼干,有条件的时可以泡碗方便面。最奢侈的是21日晚上回到县城时,水务局职工熬的稀饭,白米稀饭加了几皮菜叶,吃起来真香啊。组员们都感慨,以后再也不要说农水局的伙食难吃了。
(农水局抗震救灾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