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调度 沉着应对
——来自四川省农田水利局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一线的报道
当一阵剧烈的晃动猛然传来,一下子把所有人从难得的慵懒睡眠中、清闲的早晨晨练中、或是忙碌的上班路途中警醒。强烈的地震,再次打破了四川地区人民轻松愉快的周末生活。
迅速启动农村水利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农田水利局局长王华,这位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及抗震救灾工作、有着丰富应急抢险经验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意识到四川农村水利工作又一次面临的严峻形势。
他第一时间拿起手机,发现手机信号已处于瘫痪状态。于是,他一边用固定电话向省水利厅冷刚厅长等领导请示工作指令,一边动员家人帮助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将有关工作指令通知单位有关领导、中层干部等,并要求他们迅速到办公室进行集结。
8时20分,王华局长就开始赶往办公室,在路上,他多次收到冷刚厅长关于第一时间做好水库、供水和灌溉工程震损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指示。与此同时,董军书记和冉从恒、王大全、陈阳副局长以及单位大多数干部也从家中出发了。
8时50分,省水利厅张强言副厅长赶到了省农田水利局。
8时55分,省农田水利局召开了简短的专题会议,迅速对水利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立即组建省农田水利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及水库安全组、供水保障组、灌区管理组、应急机动组等4个抢险小组;二是立即派出由王大全副局长带队的救灾工作组赶赴芦山县,现场指导水利抗震救灾工作;三是立即发出水利工程震损情况排查的紧急通知……
由王大全副局长任组长的水利应急救灾工作组,成为了全省水利系统最早向灾区派出的救援队伍,也是全省第一支到达震中芦山县的水利系统队伍。
随后,考虑到玉溪河灌区进口引水大坝距离震中较近,且灌区内百丈水库是雅安市内最大的灌溉供水水库,王华局长、董军书记再次派出了由陈阳副局长带队的灌区应急救灾工作组,紧急赶往玉溪河灌区,查看灾情,指导抗震救灾应急抢险工作。
期间,王华局长、董军书记多次召集局有关处室人员,会商、研判灾情,安排全局工作分工和应急保障,部署全省农村水利灾情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20日上午,省农田水利局共发出3份关于开展农村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库、供水工程险情排查及应急抢险工作的紧急通知,及时收集整理了全省各地的受灾情况并报送厅领导,为领导准确决策提供依据,确保了全省工作的有序开展。
赶赴灾区指导农村水利应急工作
13时20分,根据冷刚厅长指示,王华局长决定由董军书记在家坐镇指挥,由自己带领水库处、供水处有关同志赶赴雅安灾区。
工作组首先赶到荥经县,在向县水务局的同志了解了全县水利工程排查情况后,立即出发去实地查看工程受损情况。
这是公路已经开始出现严重拥堵,为了尽可能多地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王华局长当即决定工作组分头行动:自己负责去查看供水工程,供水处处长冯玉民负责与雅安市及有关县、区水务局联系以掌握整体情况,水库处副处长艾武负责核查水库灾情。
由于灾区通讯系统严重受损,语音通讯时断时续,即使接通了通话质量也大受影响,3个人很多时候只能通过短信联系将情况进行汇总。因此,3个人在查看完每处工程后,就在赶往下一处工程的车上,编辑短信进行情况汇总,就是这样,也往往有时候半个小时也发不出一条短信。
由于大量的救援队伍和车辆赶赴灾区,相对狭窄的公路显得非常的拥堵,已经分开工作的3个人一时难以汇合,因此,首先完成任务的就先赶往下一站。
在工程现场,工作组看到,供水工程水处理设施和管理设施、供水管网受损严重,有的已经停止生产,尚未完全停止生产的,也因管网断裂、漏水而影响灾区群众的饮水问题;在震损水库现场,工作组看到了大坝坝顶和上游坝坡护坡因地震而出现裂缝、坝体或放水设施等出现渗漏等问题,如不及时处理,险情可能进一步发展而导致溃坝,从而造成下游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工作组就工程险情如何处理,以及下一步如何开展应急抢险工作与有关人员交换了意见,督促尽快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在查看完荥经县的灾情后,工作组在雨城区水务局进行了汇合。在汇合前,王华局长还紧急查看了雅安市城市供水工程的受损情况,地震造成雅安市城市供水工程供水能力部分下降。在了解完雨城区水利工程受损情况后,王华局长又带领工作组赶往雅安市水务局了解全市的情况,并对全市的险情排查和应急抢险工作与有关人员进行了研判和会商,并将情况及时传回后方。
接近凌晨1时,工作组才去找地方休息。
一碗方便面就是工作组这一天的晚餐。
指导灾区制定应急供水保障措施
21日一早,工作组在与张强言副厅长汇合后,再次与雅安市水务局有关领导就灾情进行了综合研判,对应急抢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实地查看了雨城区上里镇供水工程受损情况,走访了灾区群众,顺道查看了地质灾害隐患点。
上里镇观音沟供水工程,因地震造成水源地情况变化,加之工程受损,工程已停止生产和供水。在观音沟供水工程和箭杆岭村1组,当看到受灾群众只能饮用虽经沉淀仍有明显浑浊的水时,张强言副厅长、王华局长忧心重重,多次向雅安市、雨城区水务局的同志要求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恢复应急供水保障,并一再叮嘱受灾群众,一定要将水煮开后再饮用。在查看了箭杆岭村1组的地质灾害隐患后,两位领导同样一再叮嘱村民一方面要提高警惕,随时做好疏散转移准备,另一方面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争取尽快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震中芦山县和重灾区宝兴县的情况,始终是张强言副厅长和王华局长心中最想去查看的地方,但是,鉴于通往芦山和宝兴的路上严重的交通拥堵,始终无法启程。
这时,张强言副厅长、王华局长得知因玉溪河干渠受损停止输水后名山区有10余万人的饮水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得到保障,于是决定紧急赶往名山区进行指导,并将冯玉民同志留在雅安市水务局负责协调工作。
工作组在名山区看到了新庙供水站因作为水源的玉溪河干渠的控制性工程团结渡槽严重受损已经停止输水而无法生产和供水,看到了红光水库大坝险情和水库严重受损的管理房。在听取了全区水利应急抢险工作情况后,张强言副厅长要求王华局长当晚留住名山,指导名山区认真分析全区供水受影响程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叮嘱区水务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务必要采取措施保障工程安全和供水安全,同时要保障工程管理队伍的安全和稳定。
当晚,王华局长和水库处艾武副处长、名山区水务局杨开芳局长等同志一起,经过认真的分析、科学的研判,最后确定全区供水受影响人口为8万余人,且如果玉溪河灌区无法尽快恢复供水,因无其他备用水源而可能长期影响供水安全的人口为2万4千人左右。在工作组的指导下,名山区水务局的同志连夜绘制了全区供水影响人口分布图,制定了可靠的预案。
这一晚,又是工作到凌晨。
实地解决灌区供水应急保障难题
由于地震,玉溪河灌区进口引水大坝及启闭闸房受损、闸门启闭桁架和部分承重梁柱开裂、干渠团结渡槽和部分闸门管理房严重受损、进口站等管理站的管理房墙体开裂、百丈水库本已存在的坝体渗漏等险情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干渠团结渡槽,渡槽槽身错位,下部支撑结构破坏严重,如果继续输水,可能导致工程彻底报废,因此玉溪河管理局决定暂时停止干渠输水。但是,如果干渠长时间停水,将严重影响灌区60余万亩灌面的春灌用水和30余万人的生活用水,影响灾区的社会稳定,必须尽快对上述工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2日一早,王华局长带领艾武副处长,会同玉溪河灌区管理局、省水电工程局有关同志,沿玉溪河输水干渠徒步数公里,实地查看了玉溪河引水大坝、团结渡槽及干渠工程、管理设施受损情况,慰问了灌区基层管理站的工程管理人员。王华局长肯定了玉溪河管理局在团结渡槽受损严重情况下作出的紧急停止输水的决定,并对下一步的应急除险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经过共同研究,最终确定了立即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对工程进行应急处置,于26日恢复干渠输水,确保灌区生产、生活用水的时间节点,以及在输水恢复前确保全灌区用水的工作方案。
26日早晨7点,经过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玉溪河干渠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恢复输水,有力地保证了灾区的社会稳定。
继续向震中进发
王华局长一直将震中芦山县和重灾区宝兴县的情况挂念于心,多次通过电话了解灾情和应急抢险工作开展情况,并准备一旦道路可以通过,立即出发赶赴灾区。
在玉溪河进口引水大坝所在的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王华局长走访灾区群众,了解受灾情况以及应急供水保障情况,并向村民们讲解了应急期间如何确保饮水安全的常识。
在得知从玉溪村到芦山县城、芦山县城到宝兴县城的公路已经可以通过的消息后,王华局长当即决定工作组赶往宝兴。但是因为省水利厅在工作上的统一安排调度,这次的行动也仅仅只是走到半途就返回了芦山县城。沿途,王华局长看到倒塌的民房和灾区的情况,心中无比的沉重。
在芦山,王华局长在县水务局的临时办公帐篷中向有关同志了解了全县水利工程,包括水库、供水等农村水利工程的受损情况以及该县在应急除险方面存在的难题和需求,代表省水利厅冷刚厅长慰问了县水务局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的水利职工,实地查看了应急供水保障工程实施情况,并就全县的水利抗震救灾应急抢险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期间,王华局长向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等媒体记者介绍了全省水利抗震救灾应急抢险工作开展情况,在电话中安排各地供水应急救援分队立即启程赶赴芦山等重灾区,并积极协调从省水电工程局调用一批能够展示行业形象的装备给应急分队使用。
为了参加第二天冷刚厅长主持召开的雅安市水利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工作组在简单的晚餐后赶回了雅安市,并与王大全副局长带领的工作组汇合,连夜开会研判灾情,共商对策。
转战黑龙滩灌区
黑龙滩灌区横跨国道213线的松林渡槽,在地震中底板拉裂,不仅影响工程安全,一旦垮塌,势必将阻断国道。禾家分干渠下林塘渡槽、富家分干渠石鼓河渡槽因地震出现大面积渗水现象,同样危及工程安全。这些险情,影响到灌面16万亩和25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进而影响灌区社会稳定。在查看了工程险情后,工作组与黑龙滩灌区管理处、都江堰设计院共同研究制定了水库应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确定了待春灌用水结束后的工程整治思路。
当晚,工作组连夜赶回成都,每个人回到家时又已是深夜凌晨,但是工作还没有结束,还要赶写当天的工作情况汇报。
科学调度有力促进开展应急抢险
在灾区的4天紧张工作中,王华局长一方面要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向冷刚厅长等领导汇报,一方面要与后方联系对全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还要查看指导灾区的抗震救灾应急抢险工作。因此,科学调度将有力促进工作全面顺利开展。期间,王华局长一是指示王大全副局长带领的工作组继续在芦山、宝兴开展工作;二是在自己带领的工作组内,合理安排分配工作任务,如冯玉民负责协调供水应急保障方面的工作,艾武负责水库、灌区以及信息等方面的工作;三是协调与水利系统内、外的联系、沟通工作;四是与董军书记保持联系,对后方工作统筹安排;五是协调组建12支供水应急救援分队赶赴灾区。六是根据要求指示各工作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工作中的点滴
繁忙的电话。由于救灾工作信息量大,王华局长的电话往往从天未亮一直接、拨到深夜。为了保证有充足的电量,手机也一直和充电宝连在一起。繁忙时,在平时一个短短的3分钟的电话,中间会有7个电话拨入,甚至是一边接电话,一边安排冯玉民、艾武帮助编辑短信传递信息。
感人的场面。在雨城区上里镇箭杆岭村1组,工作组在村民的带路下查看了当地的供水工程受损及地质灾害情况后,下山时已是下午1点过了,有村民正在倒塌的老屋前吃午饭,看到我们经过,跑过来拉着张强言副厅长、王华局长的手极力挽留吃午饭,经过我们多次解释还有工作需要尽快赶回去,村民们才放开手让我们离开。善良的人们,朴实的话语,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给了我们更大的工作动力。
温馨的关怀。在灾区工作期间,王华局长多次接到水利部孙其昌司长、王爱国司长等领导同志和省内更多水利同仁的来电,一方面了解灾情和应急抢险工作情况,一方面是同志和兄弟间的亲切关怀和安全叮嘱,使人心中充满了温馨和暖意。
无私的帮助。期间,成都(双流、新都)、自贡、绵阳、广元(元坝、剑阁)、眉山(丹棱县)、资阳、遂宁、达州、南部等很多市、县水务部门的同志纷纷来电,表示已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可根据省水利厅、省农水局的安排赶赴灾区支援水库、供水工程险情排查和应急抢险。省内外的一些供水设备、管材厂家也多次来电,表达了要为灾区支援供水应急保障所需设备、管材的意愿。省农水局一些退休老同志如刘安康、王刚等,也给王华局长、董军书记打来电话表示可以随时随工作组赶赴灾区。
最大的遗憾。在灾区的4天时间里,工作组先后赶赴荥经县、雨城区、市局、名山区、玉溪河灌区、芦山县、黑龙滩灌区开展抗震救灾应急抢险工作。由于工作上的统一安排以及严重的交通堵塞,工作组始终没能赶到宝兴县、天全县实地了解灾情和抗震救灾应急抢险工作,成为工作组最大的遗憾。
(农田水利局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