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按照“政府主导、集中投入、整片推进,良性管理”的建设思路,充分结合县情,积极探索创新,稳步推进重点县建设。同时加大建管力度,更好的惠泽了民生。
一是规范制度明责任。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该县成立了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财政、水利、农业、国土资源及项目区政府行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计划的落实、项目资金整合等工作,并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此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是找准建设方向和建设重点。着力构建全县农业抗旱减灾高效体系,避免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项目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在全面摸清农田水利工程现状的基础上,与重点县建设方案紧密结合,涉及农田灌溉供水工程和农业节水建设工程。计划新建和改造防渗渠26公里,改善灌溉面积3.62万亩。新建和改造防渗渠30公里,改善灌溉面积5.89万亩。
三是创新监管模式提效能。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施工方案、建筑用水泥、砂、混凝土等严格控制,从组织、技术、过程控制等方面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制定了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施工单位制定了质量保证措施和工期保证措施,形成了“建设单位负责、专业监理、水利财政部门监管、群众监督、施工单位确保”等。在工程进度支付方面,采用财政报账制,并做到按期支付。
四是完善机制顺民意。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将末级渠系管护工作交给用水者协会管理。协会本着“互相合作、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宗旨,依章程对各项涉水事务进行商议和表决。激发了村民参与水利设施管理的积极性。(武胜县水务局彭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