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走进宣汉县双河镇方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一点也看不出冰冻萧瑟的踪影,一座座新建的水塘、一条条笔直的渠道和一层层水平梯田镶嵌山间,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小农水项目建设让这个小山村水利基础设施覆盖率得到极大提升,彻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只是小农水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
自2012年宣汉县旱涝保收高标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来,坚持本着“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效益发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首批对双河镇、胡家镇毛坝镇、柳池乡4个乡镇14村进行集中建设。在项目建设中做到 “四强化”。一是强化领导。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小农水项目建设工作。并且主要领导亲临一线现场指导、分管领导具体落实、技术人员分片包干、现场驻点人员负责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同时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聘请了农民义务监督员,形成了齐抓共管建设项目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培训。按照“组建规范、产权明晰、水价合理、管理自主”的原则,加强农民义务监督员培训,讲解工程维护、用水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其建设和管理水平及工作能力。三是强化管理。项目以“安全第一”为前提, 强化工程质量的监管,成立了县质监站、片区水利站、用水协会、项目村“质监小组”四位一体的监督小组,负责工程质量监管。并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强化关键线路及关键环节,实行倒排工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进度两不误。四是强化宣传。各村用会议、标语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政策、措施、工程建设、资金整合以及进展成效进行集中宣传;项目部在工程施工期间,编制印发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简报;对已完工的在各灌区醒目位置树立永久性标志牌和管护标语等,对项目建设内容、受益范围、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公示,使小农水重点县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阳光工程。
截止目前,共完成新建、整治渠道